第二港湾, 华人休闲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51|回复: 0

为什么有人说「左和民主党是智商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7 19: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joyceulysse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726730/answer/70773180
来源:知乎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中国人在面对西方语境下的政治立场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倾向也许能体现很多事情。中国人的整体立场很难用只言片语说清楚,但从以知乎为首的社交网络用户群体及其所在社会阶层所体现出的状况说说,依旧是有意思的。我自己在西方政治光谱中目前大概是中间偏右的位置,但不会喜欢“左和民主党是智商问题”这种话语,反思这种话语也是必要的。

首先西方语境下的左右之分是有多重维度的,在面对不同维度时,人们也会体现出不同的态度。在知乎上讨论得比较多的大概是以下三个粗略的维度:市场经济维度、种族与移民维度、社会文化维度。下面先简单说下右倾观点分别在这三个维度中的状况。

1、市场经济维度
在这个维度上知乎用户们立场明显偏右,支持私有化、低税收低福利、放松监管的新自由主义态度占据了上风;而对于社会民主主义的左派观点,则多有讽刺。可以说,在这个维度中持右倾立场的人不在少数。

2、种族与移民维度
这个维度可以说是中国社交网络上最右倾的维度。知乎上对于穆斯林、拉丁裔移民、欧洲难民危机的主流态度可以说是非常明显地偏右,乃至有不少人倒向了极右。而在贴吧等地,这种右倾的态度更是暴露无遗,甚至出现了不少种族主义言论。

3、社会文化维度
这个维度主要讨论的话题有男女平权、少数性群体、宗教信仰等问题,也外延出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看法问题。在这一维度上,知乎众则倒向左倾。不过右派人士在这方面也会坚持偏右的立场,不过温和了不少。
———————————————————————————————————————————

在大概讨论了问题的维度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左和民主党是智商问题”这句话,分析其原因。大概可以从国情背景、政治历史经验、以及中产阶级心态三个角度出发,来探讨这个问题。

1、国情背景

首先国情背景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在文化上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社会。在人口分布的主要区域内,汉族以及汉文化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一点与美国、法国等多元文化国家差异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较少,很少有机会与不同宗教、国度的人进行太多的交流。于是,人们对陌生的异质文化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依靠新闻、传说、流言等方式。在这种了解方式之下,很容易形成的就是一种以刻板印象(stereotype)来认识其他文化以及族群的方式,例如穆斯林是暴力的、黑人是野蛮粗俗的、印度人是肮脏愚昧的、白人是文明开化高素质的。这种刻板印象在哪里都有,也必定会在认知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但是在中国很多人的认知中,刻板印象占据了很高甚至主导的地位。

长期在同质文化之中的生活体验使得人们产生了一种对同质文化的偏好,从而对异质文化破坏原有文化的同质性产生了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使得在面对移民问题时常常常会表现出一种恐外情绪(Xenophobia)。中国人不仅认为自己是文化同质的,亦将外国想象为文化同质的——例如许多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存在于电影与小说中的老欧洲,那里有着纯粹的英伦绅士气度、法兰西式浪漫或者德意志的严谨与坚毅。这种心态使得我们所看到的网民对欧洲难民潮的态度并不感到惊奇。对同质文化的偏好也会体现在社会文化维度上的议题方面。当然这方面在知乎体现得并不明显。

另外一个重要的国情背景在于中国当前的经济体制问题。中国的国有制、大政府,乃至无节制的政府干涉经济行为对于很多人而言非常不受欢迎。所以很多人会自动倒向右倾的经济立场。不过中国的经济体制很复杂,也难以用西方范式套上去,乃至有学者称中国当下为新自由主义,故人们在经济方面对其反应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整体而言,许多人在理念上还是偏向了右倾。虽然左派政府的实际行动不见得违背他们对现实的认知(起码西方的左派右派至少都是有价值共识的,而这种价值共识在中国似乎并不被官方认可),但理念使得他们还是更喜欢右倾政府。

2、政治历史经验

这一点对中国人政治心态的影响是尤其巨大的,中国历史以其与西方不同的轨道塑造着中国人的政治观念,这种被塑造出来的政治观念在于西方语境对接时自然会显出许多独特的现象出来。

i. 长期的政治传统的影响
鲁迅先生笔下的人血馒头至今都是一个很好的象征。几百年来的高压政治使得中国人被迫从对公共事物的追求与参与退回到对私人事物的关注。逐渐地,这种退回演化为一种麻木不仁的犬儒主义,即只关心自己的一分三亩地,而对他人的疾苦则缺乏关注。而上世纪下半叶的极权主义浩劫则进一步摧毁了中国的公共空间,毁坏了中国人的内在情感。即便过渡到了威权时期,政治、社会生活上的压力依旧存在,且极权主义的历史并未得到很好的反思。从而,人血馒头并未褪色。

长期的政治传统不仅削弱了同情心,亦造成了一种崇拜强权、鄙夷弱者的心态。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大法官》的寓言所阐述的一样,人把自由交给统治者以换取面包,并变得害怕自由,崇拜剥夺自己自由的强权统治者。这种对强权的崇拜由来已久,在极权主义的历史中达到了高峰,并延续至今。与强权崇拜相辅相成的另一面便是鄙夷弱者,对弱者的苦难毫不关心,甚至认为其是正当的,因为在这种心态中暗含着一种“人只不过是手段罢了”的理念——即便自己本身就是弱者,尽管尚未遭遇深重的苦难。

我并不是想说许多人都是漠视、鄙夷弱者的,只是想说这种心态是普遍存在的,无论其程度几何。这种心态自然会使得一些人倒向保守,乃至极右的一面。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许多人无论是在种族与移民问题,还是在福利与税收问题上,都倾向于偏右的立场。

ii. 具体政治体验的不同
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一点在于中西之间具体政治体验(尤其是暴政体验)的不同。中国人体验过极左的暴政,但是对极右的暴政则缺乏概念;而西欧则深受纳粹极右的暴政之害,当代欧洲正是在纳粹所带来的巨大伤疤之上建立起来的。而西方社会常有的那种负罪感(对犹太人、伊斯兰教、黑人等等),对于中国人而言也是相当缺乏概念的。在这种无法理解之下,中国人在面对西方语境,讨论西方问题时,常常处于人与人之间可以对话的领域——逻各斯之外。如果不在同一种逻辑维度之中讨论问题,那么得出的结论差异巨大也就不令人奇怪了。

3、中产阶级心态


当下中国的中产阶级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而面对这样的国情背景与政治历史经验,对西方政治语境下的立场问题的观点也体现出了矛盾的心态。中产阶级一方面自我意识强烈,且自觉社会地位高,另一方面又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自己缺乏权力,甚至尊严;当中产阶级想要发声时,他们发现中国并没有足以让他们的声音产生影响的公共领域;中产阶级对于保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又有着一种强大的渴望,却又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中产阶级希冀以一种高视野看问题,与“庸碌众生”们划清界限,却仍然没能逃脱这种“庸碌众生”的视野。

在这种情况下,中产阶级试图寻找一种安全感,体现在政治光谱上就是倾向西方式的保守:西方式的保守既保护了他们的基本权利(这种对基本权利的保护实际上是西方主流左派右派的共识),另一方面又给了他们维持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现状的安全感。虽然他们不见得真的了解西方政治,但毕竟理念上的东西还是足够有诱惑力的。同时,这种心态受到中国的国情背景与政治历史经验的不断助推与强化,从而变得更为稳固。

人是社会动物,中产阶级对安全感的寻觅还体现在共同的话语体系中。通过对“圣母”、“白左”、“左棍”等话语的共同使用,他们找到了些许共同感与互相认同。随着这些话语不断标签化、空洞化,运用这些话语的探讨也逐渐失去了理性的、批判的意义,而更多是一种共同的情感宣泄。例如所谓“黑”和“粉”,不正是这种情感宣泄特有的话语吗?于是只有在情感宣泄的场合,人们才会说出“左和民主党是智商问题”、“白左都是傻逼”、“穆斯林都该去死”这种一时快意的话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二港湾

GMT-5, 2024-5-18 00:27 , Processed in 0.0353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